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索尼吊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索尼吊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索尼拟关闭北京手机工厂,搬到泰国将生产成本减半,怎么看这样的举动?
直接原因还是在于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的原有区位成本优势丧失。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快递、外卖等更多灵活新颖的就业岗位涌现出来,相比于重复机械的一线工厂组装,薪资待遇尚可且需求量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工厂生产劳动力的分流,也提高了市场整体的劳动力成本。
另一方面,根据刘易斯的经济发展理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和劳动力平均教育程度的提高,适龄劳动人口占人口基数比重将进一步降低,更多劳动力将会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从而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雇佣成本上升,总体的就业市场实际平均工资出现相应的增长。
此外外资工厂设立时享有的税收优惠引力下降、自身业务的亏损也对其成本控制提出更高挑战,从而加速其工厂转移以寻求更低生产成本。近年来,国内智能手机的发展迅猛,华为、小米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也逐步提升,而索尼智能手机始终不温不火、表现平平,本次关闭北京工厂迁往泰国也是手机市场白热化竞争来临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产业结构升级,较多低端组装制造的劳动密集型工厂从国内迁走,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出台《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增大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力,引进先进的科技水平、工艺技能和管理经验,都将助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很好理解,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外商的特殊待遇也逐渐没有了,索尼旧有的一套也不灵光了。这几年来,一方面是带有中国烙印的移动互联网迅速影响乃至改变世界,另一方面是一些旧有系统的外企逐渐退出中国。
原本经济学家也好,趋势专家也好,预计制造业就是这样的转移路线:从美国到日本,到亚洲四小龙,然后是中国大陆,之后是越南、印度什么的。这是一个完美的转移路线,是比较优势的体现。但智能制造的突起可能会改变这样的路线,智能崛起让不少制造业回流到美国,美国对制造业的重视让一些制造厂商纷纷到美国重新开辟道路,而中国也一样,产业集群的产生,个性化生产得到满足,让不少国内国际的制造无法转移到泰国。
第二方面,也证明了索尼的衰落。就我们的环境而言,都看不到谁还在用索尼的手机,我们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索尼随声听的世界超现象级产品上,还有就是索引影业的一些东西。衰落了, 一小点成本都无法抗住,这次搬迁到越南,也难以抵挡不算衰败的趋势。
等索尼智能手机在越南出炉时,也许智能手机的当家已变成华为了,那个时候,生产是能生产了,渠道就更小更窄了,索尼的悲凉就更加明显。
外国工厂迁移出中国,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案例已经比较多了,孔方兄搜集了一下苏州和深圳这两个制造业中心的情况:
苏州:苏州是华东的制造业中心,是大量外资工厂的集中地,从2014年到2018年,撤离的工厂包括:
2014年11月,台资工厂闳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陷入停产
2014年12月,苏州联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倒闭,其母公司是台湾胜华科技
2015年7月,韩国普光电子苏州工厂倒闭
2015年12月,诺基亚关闭苏州工厂
2016年6月,全球纸业巨头斯道拉恩索旗下的苏州紫兴纸业宣布停产解散
2017年1月,希捷苏州工厂发布公告宣布关闭
2018年1月,日东电工(苏州)有限公司100%股权被转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索尼吊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索尼吊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bttf.com/post/34603.html